網路戰制霸世界 不亞於恐怖攻擊(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5/01/22 23:41 點閱 2954 次
史諾登(photo by Wikipedia)
史諾登(photo by Wikipedia)

「網路聖戰」是一場兵不血刃的戰爭,為全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小覷其威力的國家,將會付出慘痛代價。

近期美國中央司令部遭到IS下游團體「網路哈里發」(Cyber caliphate)攻擊;中情局叛諜史諾登披露中國駭客竊取F35戰機機密。兩起事件看似毫無關聯,卻點出當代各國面臨國家安全的核心議題─網路安全。

【網路恐怖主義早存在】
從國防、政治、經濟、社會到文化各領域,廣泛運用電腦與網路連結的結果,從商業到國防工業,以網路所進行的攻擊活動應運而生,早期針對公、私部門的電腦犯罪進化到以破壞國家安全、竊取國防機密的資訊戰。

網路聖戰雖方興未艾,但是,網路恐怖主義的漫延和網路聖戰,非自今始。「第一次網路大戰」(Web War I)由俄羅斯駭客在2007年利用「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愛沙尼亞的銀行、媒體和政府網站;美、中兩國網軍,在網路交手不計其數。

其他國家如英國、伊朗和北韓,高舉「捍衛國家利益」的大義名分,投入龐大經費進行網路備戰,強化網路跟監、滲透、分析、欺騙、擾亂和破壞等作戰能力。

國家間的網戰既已行之多年,各國密集的網路攻擊,意謂著全球正陷入網路聖戰的危機。虛擬世界的戰爭,輕則癱瘓電信、商務網路,重則攻擊依靠電腦運作的鐵路運輸系統、油氣輸送管線、核電廠等,造成實體破壞的後果更難以想像。

【網路戰影響國家安全】
網路戰可輕易破壞敵對國家的指揮、管制、通信、電腦、情報及監視偵查(C4ISR)系統,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隨著網攻事件的對象和範圍的擴大,受害者除個人及企業外,並逐漸升級至國家層級。

這場正在進行中的數位化「聖戰」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已不亞於恐怖攻擊。網路「聖戰」一日未歇,下一波全球反恐戰爭,就是「全球網路反恐戰爭」(Global War on Web Terrorism, GWWT)的登場。拜高科技研發,網路資訊成為維持社會正常運作的中樞神經,正如同土地對於農業社會和電力對於工業社會一樣重要。網路時代,一旦神經系統遭到破壞,社會就會陷入全面癱瘓,無異於世界末日的到來。

網絡基礎設施是國家經濟繁榮、軍事安全、政府效率的保證,網絡空間安全,更關係到我國能否繼續保持經濟競爭力和軍事優勢。長期以來,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透過「61398」網軍對美國發動網攻、情蒐,相對於此,我國的經濟和安全戰略必然是其目標。

面對網路安全的挑戰,誰能控制網路,誰就能制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