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美元 升高全球債務危機 (林建山)

林建山 / 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2015/01/06 10:20 點閱 2264 次
預期整個2015年,新興市場國家仍將普遍受制於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美元走強的衝擊。(photo by Tax Credits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預期整個2015年,新興市場國家仍將普遍受制於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美元走強的衝擊。(photo by Tax Credits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開始長線走弱,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貨幣,勢將因此出現重大洗牌。

2014年6月末以來,國際石油價格連創5年新低,俄羅斯及拉美產油大國的本幣紛紛遭遇重創;中國「新常態」經濟放緩,也等同放空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美聯儲(Fed)加息的預期升溫,導致國際市場美元需求暴增,所有新興市場貨幣,幾乎全面承受沉重的向下競貶壓力,匯率跌入14年來的最低谷。

【新興市場匯率動盪】
預期整個2015年,新興市場國家仍將普遍受制於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美元走強的衝擊。截至2014年11月底止,貴金屬、工業用金屬和農糧等全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比2011年同期分別大跌了47%、40% 和35%;專家分析認為,諸多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變動,都與中國經濟減速及美元走高,有直接的關聯。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將使國際「淨收入」從大宗商品「生產國」轉移到大宗商品「進口國」,產生「相對的財富轉移」,從而影響貨幣匯率的波動。專家機構估算,2015年受創最嚴重的,將是俄羅斯盧布及拉美的巴西雷亞爾、智利比索、澳元和挪威克朗,韓圜和中國人民幣則受到看好。

【亞洲傾向超額儲備】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分析,傳統上,「美元走強」通常都會被證明是多數開發中國家經濟即將出現動盪的預兆,20 世紀80年代的拉美危機和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危機中,各國無不極力切斷本國貨幣與美元的連動關係,一面減輕對海外借款的依賴度之餘,也同時加強本國央行的外匯儲備;因而2000 年以來, 多數亞洲經濟體的外匯儲備都在攀高。

有「中央銀行中的中央銀行」之稱的國際清算銀行(BIS)在2014年12月5日發布的季評估報告指出,從2014年6月末以來的半年之內,美元指數已經向上攀升超過20%,美元對俄羅斯盧布的升值幅度超過80%,對巴西雷亞爾的升值幅度超過24%。離岸美元貸款目前已經飆升到9兆美元,倘若在2015年,美元繼續向上走高,將加大新興市場的總體債務負擔,從而暴露出其國家貨幣和資金的錯配(mismatch)問題;同時,倘若美國利率正常化回彈,則財務狀況只會更趨惡化。

【大幅加重美元債務】
就主要個別國家的借貸狀況看,俄羅斯幾乎清一色以美元計價的外債為7,150億美元;巴西的跨境美元企業貸款債務,規模也達到了4,560億美元;墨西哥的離岸美元貸款總額是3,810億美元。

中國的銀行業部門和公民營企業的美元貸款,2014年的年增率更高達47%;民間對外債務的貸款規模,則從5年前的「接近零」,膨脹到目前1.1兆美元的超高水準,美元上揚對此極為不利。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中國的對海外貸款所採取的是一種「公司內部融資」方式,與1920 年代德國產業企業組織的做法非常近似。BIS專家指出,這種融資型態是基於企業公司財務運作目的,而非實質經濟需求,一旦遇上類似1929 年經濟大恐慌前夕的積聚時刻,這種做法就不免隱藏了真實風險的大缺口。

【台灣也要正視】
總體而言,新興市場經濟體借款人在海外市場已發行了2.6兆美元的國際債券,其中的4分之3都是以美元計價。跨國銀行向新興市場經濟體發放的跨境貸款,2014年年中更已累計3.1兆美元。

倘若2015年,美元匯率繼續走強,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美元債務」加重;美國聯準會又在一如預期地完全QE退場,開始收緊貨幣發行數額,則新興市場的整體金融環境勢必惡化。身處貨幣匯率大波動風暴圈的台灣,務必要正視並積極掌握這一動向,以期避凶趨吉,免於受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