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未來的教育體系

林顯明 / 台北市立中崙高中公民與社會科代理教師 2014/12/02 10:52 點閱 2202 次
若從吳思華部長的商管專業來看,台灣這數十年來的教育政策以及所建構出來的教育發展圖像,很明確的是一個失靈的人力資源管理。(photo by 中央社)
若從吳思華部長的商管專業來看,台灣這數十年來的教育政策以及所建構出來的教育發展圖像,很明確的是一個失靈的人力資源管理。(photo by 中央社)

前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就任教育部長後,積極面對及處理眾多台灣教育多年以來的問題;吳部長以其商管專業的角度,針對當前台灣的教育議題,多次發表意見,並提出相對應的政策發想,因為政策內容前衛,因此被譽為創意部長。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為吳部長針對高等教育的政策論述,首先吳部長打開了高教潘朵拉的盒子,不僅宣布未來台灣的大學數量應減少至100間左右、並透露若無法有效解決當前高等教育產學落差的問題以及博士就業問題,在未來10年內可能出現流浪博士比流浪教師多的情形。

【6萬流浪教師】
首先在國中小的部分,由於過去師資培育的大幅開放,使得培養出了大量擁有師培資格或教師資格的教師;隨著少子化的衝擊,國中小每班人數不僅開始減少、甚至必須面臨減班超額的困境。在此之下,龐大具有師培資格或教師資格的教師,成為了流浪教師,據估計目前為止共計有六萬的流浪教師大軍。

另一方面,少子化之下,學校為了避免減班與超額的影響,因此多不開出正式職缺,而以代理代課老師填補教學空缺;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民國91至100年為止,國中小代理代課老師總人次達86253,平均每年超過8000人次。

【一國多制 高分低就】
超高的代理代課教師,不僅造成教師必須面臨一年一聘的工作不穩定風險外、更造成學生學習成果的斷層以及家長與學生較不信任代理代課老師的問題。其中,偏鄉學校面臨缺乏師資的問題更加嚴重,三招、四招都無法招聘到合格教師的情形在所多有,最後學校不得不以最寬鬆的標準,錄取可以任用的老師;這樣的教學品質令人擔憂,更加劇城鄉之間的不平等與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在高中方面,面對12年國教的上路,超額比序、免試入學以及特色招生的政策,出現一國多制的情形。不僅各縣市在比序方式有些許不同外,其並未真正達到減輕孩子學業負擔的最終目的;而實驗性質的政策推動, 更使得這屆剛入學的高中學生,出現為數眾多高分低就,或因制度不明確而對學校和政策感到不滿的情形。

【產學落差嚴重】
以筆者所任教的中學為例,就曾經有學生在一開學時,為了超額比序的問題與筆者長談,並且痛哭失聲,可見不穩定的教育政策對於學生和家長心理的影響甚鉅。

高等教育方面,受到廣設大學的影響,雖然創造了將近百分之百的超高大學入取率,但也使得高等教育學歷貶值。除了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外,博士生人數更是在這十年間倍數成長,近年來台灣一年畢業之博士將近5000人,比例高過於人口比台灣多上好幾倍的日本;面對超高比例的博士畢業人數,相較之下高等教育所能提供的職缺相對有限,使得博士生找不到教職工作的比例高,造成高等教育投資的浪費。

另外,除了高教職缺有限外,博士生任職於產業界的比例更是相對較低,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產學與學用落差;致使得有意攻讀博士的學子躊躇不前、而正在念博士的學生則看不見未來,面對繼續完成學業或提早出去就業的兩難。

台灣的教育體系與教育政策,正在構築一個讓下一代以及讓學生看不見希望的未來。

【教育部長重責大任】
若從吳部長之商管專業來看,台灣這數十年來的教育政策以及所建構出來的教育發展圖像,很明確的是一個失靈的人力資源管理。面對學生與下一代無奈的未來,我們需要的不僅是一個創意部長,而且是一個能解決問題,並且能導正當前台灣教育弊病叢生失靈現象的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