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當選後 能繼續「吃素」?

王道維 / 清大物理系教授/諮商中心主任 2014/11/17 09:35 點閱 3714 次
新竹市長參選人吳淑敏此次是以素 人參選,希望彰顯基督徒參政精神。 (photo by 吳淑敏官網)
新竹市長參選人吳淑敏此次是以素 人參選,希望彰顯基督徒參政精神。 (photo by 吳淑敏官網)

雖然台灣社會這幾十年來,已經有過大大小小無數的選舉,但今年九合一選舉仍有其特別重要的意義。原因是這歷屆以來最大規模的地方政府選舉,同時間所開出的被選舉職位眾多,多數政黨難以有足夠合適的人選來填補,而讓許多政治素人( 包括太陽花世代) 多了參與的空間與當選的想像。畢竟,在一些中小型縣市,縣市議員可能只要幾千票就可以當選。

【更單純的參政企圖】
在這些參選者中,除了最受矚目的台北市長選舉外,也有些長期與政治(或家族地方勢力) 無關的人士躍上舞台,其中包括了一些具有信仰背景的參選者。如果這真能因此激發一些原來對政治冷漠的民眾參與,的確可能因此改變表態選民的結構,而展現新的力量。

從這個角度來看,筆者認為這些參選素人,與過去幾年因為反對政府若干政策或作為而集結的「公民運動」並不一樣,因為其出發點並不是帶有某種反政府或社會主義色彩的政治理想,而是基於對於實踐另一種非政治價值的期待,並想藉由政治的參與而達成。也就是說,這些素人可能比過去所談的「公民運動」更「樸素」, 其心志乃是更單純地希望有另一種出世的價值觀( 如宗教) 可以在世俗事務上被實踐,服務更多的人。

【創另類服務精神】
筆者認為,這樣的參選動機本身有其值得鼓勵之處。首先,如果我們接受社會學大師,馬克斯‧ 韋伯從詮釋社會學的角度發表的《基督新教與資本主義精神》為其扛鼎之作,說明個人精神層面的價值觀如何可能影響社會整體的風氣結構,那我們就不能否認,台灣近年在政治與社會的亂象很可能來自於整體社會對於人生價值觀的模糊與膚淺。也就是說,除了讓人民有個更安全便利和自由富裕的社會外,在許多人內心深處,仍然認為政治人物本身應該要有一定的道德高度與出世情懷,才能讓人民得以信賴。

此外,政治參與也讓宗教或學術界人士壓下身段,他們本來不想弄髒雙手而活在象牙塔中,也出來傾聽與自己有不同想法之人的需要。畢竟,對政治素人來說,大多數的選票可能需要來自那些對自己並不熟悉的人身上,所以理念也不可能太過高調而失去感動他人的能力。但由於對人生與政治本質上的態度不同,這種為選票而尋求更多支持的努力,應該是不會變相成為目前政客們常為了當選而作的政策買票,開創出另一種有更多理念內涵的服務精神。

【利益糾葛的陷阱】
但在這些期許之時,我們也不禁要提醒,這過程中仍是有許多不易跨越的陷阱。首先,畢竟隔行如隔山, 權力的運作本身就需要一些獨特的智慧,才能將原來理念不打太多折扣地推動。即便是有宗教虔誠或有如出世般理想主義的參選人可以不懷私慾, 也不代表她/ 他就可以輕易擺平行政官僚、地方派系、或財團間複雜的利益糾葛。沒處理好可能更容易落入行政獨裁或孤掌難鳴,間接地為墮落政治而背書。所以這些沒有接觸過政治的素人,必須以其過去的經驗更實際地說明其執行能力,當選後會主要代言關懷的團體或社群、並公開提出有利益糾紛時的處理原則,讓選民公開檢驗。

此外,因為宗教或其他非政治性原則而支持這些素人的選民,自己也要放亮眼睛不可輕信候選人的諾言。甚至這些團體的代表還應該認真地檢視這些候選人是否被棄對全體選民的承諾,而非因為是「自己人」當選就被既得利益沖昏了頭,因而忽略其他大眾的需要。

【盼建立公共對話】
畢竟,我們是生活在同一條船上, 有理念的候選人當選固然比較不會落入貪圖己利的惡習,但也可能因此忽略政治人物應該對全民負責的基本要求。一個真正公共的對話與施政平台仍必須要建立起來,讓其他理念不同的團體或未能發聲的族群,也能得到一樣的重視並有好的對話,我們未來的政治才可能有些許盼望。

雖然這個社會仍期待有出世精神的宗教團體或其他有理念的社團,能積極參與政治而改變風氣,但是過去的素人不代表後來仍然只「吃素」,權力的運用必然容易引出罪性的墮落。這過程中本來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但卻是我們不能放棄的道路。希望這些有理念的素人可以因為正確的理念或信仰,而成為優秀的政治家,而非因為昏庸的堅持,帶給社會更深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