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研五號沈沒 海洋探測不能停

劉康克 /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 2014/10/15 11:10 點閱 2156 次
海研五號的沈沒不只是海洋探測利器與人才的損失,更牽涉到世代交替與台灣海洋發展的問題。(photo by 中央社)
海研五號的沈沒不只是海洋探測利器與人才的損失,更牽涉到世代交替與台灣海洋發展的問題。(photo by 中央社)

今年的國慶日,海研五號不幸在澎湖東方遇難,船上45 人在狂風巨浪之中從空中及海上被救起,但不幸仍有2 人喪命,而船隻隨即沈沒。

海研五號是歷經10 年籌備、2 年建造、耗資15 億、台灣唯一的3000 噸級研究船,而罹難之領隊許世傑博士,是國內唯一鑽研海洋上大氣污染微粒的專家。這場海難對於台灣的海洋科學發展,有如剛練就十八般武藝,卻被斷了手腳筋脈。台灣未來的海洋探測該如何因應, 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消息在電視披露之後,國內的海洋研究社群立刻展現了極大的關注與合一。台大大氣系林依依主任在當日晚上十時半即發動整個海洋研究社群為他們禱告,立刻獲得大家熱烈的回響。

【與海研二號淵源】
這次的船難令我有多重的感觸, 因為出事當天我正好帶領海研二號的2058 航次,在台灣海峽作業,相對於海研五號,啟用於民國82 年的海研二號,癡長我近20 歲;而不幸罹難的許博士是我的學生輩,他身材不高、圓圓臉龐、個性開朗隨和, 卻有他的堅持與原則,我們一直保持密切的互動。

當知道他為著讓學生登上救生艇, 卻不幸溺斃時,真是不敢相信他就離我們而去。無怪乎韓愈祭十二郎文慨嘆:「少者歿而長者存,彊者夭而病者全乎?」海研五號的沈沒不只是海洋探測利器與人才的損失,更牽涉到世代交替與台灣海洋發展的問題。同仁們對此事件,除了對海洋同仁的罹難和硬體上的損失,覺得萬分痛心與惋息之外,其實更深層的憂慮是, 如何消除出海人員的顧慮、甚至恐懼,進而如何吸引未來的人才,包括學生,助理與技術人員,來參與海洋探測。

【放眼藍色疆土】
放眼台灣的未來,土地的狹小似乎是我們發展的緊箍咒,但這是沒有將我們的藍色疆土納入考量的結果。放眼世界,我們看到蘇格蘭因著北海原油可以撼動英格蘭,台灣不能沒有這樣的認知,對於海洋資源不可視而不見。

雖然海洋有豐富的資源,但並非唾手可得,必須仰仗探測先進海洋的科技,更重要的是要有探測海洋的企圖心。如果我們遇到海難就退縮,那就是十足落實了,我們在心態上仍舊是一個大陸性民族。邱吉爾說:「成功不是句點,失敗並非致命,只有繼續下去的勇氣才算數。」無可否認,英國是個曾有輝煌歷史的海洋國家,他們的成就必然建立在愈挫愈勇的民族性上。

因此,這次的海難可視為是淬煉我們民族性的一個契機,如果只是找代罪羔羊,或歸咎於誰讓船隻出海,或增加未來出海的限制,我們就無法進步。我們必須以冷靜的態度、理性的方法讓證據說話,找出失事原因何在,阻絕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期待我們未來的海洋探測技術將更安全、也將更上層樓。我呼籲政府與社會大眾,支持更積極的海洋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