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原來兒童節目也可以很好看

李昀澔 2014/10/16 17:49 點閱 1335 次

柯一正導演日前在宣傳《人間條件6》記者會上說的一段話,讓我興起應該去參加一下「國際兒少節目交流工作坊暨論壇」的念頭。柯導說,這幾波食安問題,大家都痛罵政府稽查不力、品質認證全面失靈,但就他看來,其實凸顯出教育問題,「督學來了要認真掃地,督學沒來不用掃地」,等於從小就養成做「表面工夫」的惡習,稽查當然就一點兒實質意義也沒有了。

雖然momo親子台陳總經理說,電視基本上還是娛樂工具,幫助學齡前幼兒做做潛能開發還行,要靠電視教育青少年,無異緣木求魚,還不如多加強家庭教育。但我倒覺得,不只青少年,其實大家未必聽得下父母的苦口婆心或老師的諄諄教誨,但電視上再荒謬的消息,還是有人深信不疑,所以電視內容要弄好,可以拯救民族,這論調我還真有點兒相信。

兒童節目多是卡通,而且還是進口的卡通,其實好像沒甚麼大不了,因為美、日卡通還真是高潮迭起,年紀再大都愛看,陳總還強調,momo台是國內第1家引進中國卡通的電視台。不過清大翁老師聊到了1件事情,蠻值得憂慮的,就是她發現她的小孩常會莫名迸出台灣人不常使用的詞句,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看多了《喜洋洋與灰太狼》,學了滿口中國用語。

先不管「統戰」這碼子事,我這一代人,即便是南部子弟,很多都已經變成「台語只會聽不會講」的可憐蟲,雖然比我年輕的一輩,好像學校有強制教學,但那是因為比我年長一些的世代還會講台語,當我這一代人變成老師界的中間份子時,代表沒人可以教台語,那就真的是數典忘祖了。

德國「慕尼黑兒少影展」的得獎作品,真的顛覆我對兒少節目的印象;其中一片骨子裡是想介紹「唐氏症」,但製作團隊卻將重點擺在3名12歲病童的夏天生活,2個男生1個要學游泳,另1個跑去衝浪,女主角最有趣,她是想要和男朋友來場浪漫約會,於是就拍她挑衣服、選餐廳的過程。根本不必告訴看片的小孩「他們其實跟我們一樣」這種屁話,小朋友自然就懂了。

很多參加論壇的學者都提到,台灣其實只有兒童節目,沒有兒少節目,當然陳總說得沒錯,國、高中生除非為了看卡通,不可能轉到兒童台,就實務考量,當然就不會專為青少年族群製作節目。

但世新黃老師分享的1個挪威節目就很有趣,是透過2個體育賽事主播的視角,描述11歲男孩的生活,某集主題是男孩跟心儀的女孩一起看電視,男孩想藉機拉拉女孩的小手,一開始兩人分坐沙發兩端,男孩就開始透過各種藉口,逐漸靠近女孩,體育主播的旁白簡直像在播報橄欖球賽,每推進1碼還會瘋狂歡呼。

陳總其實講話蠻中肯的,她說大家覺得這個節目拍得很好,「但台灣能播嗎?」她說momo台連播放日系卡通《真珠美人魚》,偶然出現「輕輕一吻」的畫面,都有家長打電話抗議「教壞小孩」;我想,這就是台灣兩性、感情教育講了半天,還是有北捷殺人或會計師殺女友這類恐怖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吧!

10月15日工作成果
1. 為兒童做專屬新聞 貼近真實生活
2. 剛批頂新豬油 南僑牛油疑也出包
3. 兒少節目質、量不足 逾8成是卡通


李昀澔
10

李昀澔,彰化人,長於台中,現居台北。畢業於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性喜聽音樂及慢跑,因為慢跑的時候可以聽音樂。感謝醒報提供優質新聞環境,希望能為讀者帶來觀念「較正確」的醫療新知,以及最乾淨的娛樂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