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息肉變腫瘤 微型RNA作祟

李昀澔 2014/10/12 17:48 點閱 3596 次
研究指出,體內微型核醣核酸小分子「miR-182」及「miR-503」,可能是良性大腸息肉惡化為大腸直腸癌的原因。(photo by維基百科)
研究指出,體內微型核醣核酸小分子「miR-182」及「miR-503」,可能是良性大腸息肉惡化為大腸直腸癌的原因。(photo by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人體內常見的良性大腸息肉轉變為惡性腫瘤,可能是「微型核醣核酸」小分子「miR-182」及「miR-503」搞的鬼。

目前健檢及「糞便潛血」等篩檢方式日益普及,根據美國癌症協會估計,2014年仍有多達13萬4千人確診出罹患大腸直腸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助理教授蘇布拉曼尼安分析,防治大腸癌的關鍵之一,就是避免良性的大腸息肉因病變形成惡性的腫瘤組織,並蔓延至其他器官。

明尼蘇達大學團隊發表於《病理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體內蛋白質「FBXW7」可抑制癌細胞增生,但miR-503會破壞FBXW7的作用,導致大腸、直腸內壁細胞癌化;miR-182則易使大腸息肉形成,並多以復發率極高的「腺瘤」型態產生。

研究人員追蹤逾2百位大腸直腸癌患者12年存活率後發現,體內miR-182及miR-503愈多,患者死亡率愈高。動物實驗也顯示,抑制miR-182及miR-503功能,可增加FBXW7數量,進而防止腫瘤體積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