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細胞受損 長者睡不好

李昀澔 2014/08/25 15:13 點閱 3144 次
研究發現,年長者睡不著或睡眠品質不佳,可能是大腦「中間核」部位神經細胞受損所致。(photo by pixabay.com)
研究發現,年長者睡不著或睡眠品質不佳,可能是大腦「中間核」部位神經細胞受損所致。(photo by pixabay.com)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年長者常有睡不著、睡不長或睡眠品質不佳的困擾,可能與大腦「中間核」部位的神經細胞受損及退化有關。

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中心團隊發表於《大腦》期刊的研究,長年追蹤千名65歲以上年長者睡眠狀況及腦部結構後發現,隨年齡增長,位在大腦「視丘」部位中間核的神經細胞群逐漸消失,造成平均70歲的受試者,睡眠時間比起20歲時減少1小時,並帶來認知能力衰退、血壓偏高、糖尿病風險增加等問題。

貝斯中心神經科學教授克里佛德薩波爾過去研究顯示,位於實驗鼠大腦「視前區腹旁側」部位的一群神經細胞,會透過分泌一種稱為「神經節肽」的物質,因而產生類似「睡眠開關」的作用;當研究人員破壞視前區腹旁側的神經細胞後,實驗鼠出現總睡眠時數減半及「睡睡醒醒」等失眠狀況。

人類大腦與鼠類視前區腹旁側相對應的位置,是視丘的中間核部位;研究人員在受試者過世後,透過分析大腦切片發現,失眠症狀愈嚴重者,中間核神經細胞數目愈少,神經節肽分泌量也愈低。薩波爾另外發現,部分阿茲海默症患者睡眠週期失調,也與中間核神經細胞受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