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調控基因 可解決時差問題

李昀澔 2014/08/14 15:04 點閱 3503 次
研究發現,透過調節大腦中「Lhx1」基因及「血管活性腸胜肽」的運作,可改善時差或因作息日夜顛倒造成的失眠情形。(photo by維基百科)
研究發現,透過調節大腦中「Lhx1」基因及「血管活性腸胜肽」的運作,可改善時差或因作息日夜顛倒造成的失眠情形。(photo by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因飛航時差、夜班造成的失眠或作息失調,已出現新的解決方法。美國加州沙克研究中心團隊發表於《eLife》期刊的研究發現,透過調節大腦中「Lhx1」基因及「血管活性腸胜肽」荷爾蒙的運作,可將生理時鐘「撥回」正常軌道,藉此改善失眠狀況。

人體每個細胞內部,都有一組由一連串蛋白質組成的「小時鐘」,會依照晝夜週期變化,啟動清醒、工作、休息、睡眠等活動。而大腦中位於「下視丘」部位、由2萬多顆神經細胞組成的「視叉上核」,則是負責讓所有細胞裡的小時鐘運轉同步化的中樞。

眼睛視網膜接受日照後,會將感光訊號傳至視叉上核彙整,使人類能配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間作息。但因為視叉上核神經細胞間緊密連結的同步化運作,當時差或作息日夜顛倒時,大腦會無法快速因應外在照光週期的劇烈變動,因而導致精神不濟或失眠。

研究人員透過破壞實驗鼠的睡眠週期發現,Lhx1基因是大腦能否快速因應時差變化的關鍵。過去研究僅知,Lhx1基因與神經細胞發育有關,沙克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路德維奇穆爾指出,抑制Lhx1基因的功能,可破壞視叉上核緊密的同步化作用,各神經細胞內部的小時鐘不再彼此連動,相對能較快因應外在日照時間的變化。

該團隊進一步研究細胞內受Lhx1基因影響的蛋白質,結果發現一個過去曾研究證實與消化有關,可促進小腸液分泌並延緩胃壁蠕動的荷爾蒙「血管活性腸胜肽」,在大腦Lhx1基因功能下降時,也會連帶減少。因此抑制Lhx1或血管活性腸胜肽,就能達到調整時差、改善失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