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基改食物 基因修飾作物可取代

李昀澔 2014/08/14 16:41 點閱 3931 次
專家指出,澳洲團隊研發的「超級香蕉」等「基因修飾」作物,將成未來農業發展趨勢。(photo by維基百科)
專家指出,澳洲團隊研發的「超級香蕉」等「基因修飾」作物,將成未來農業發展趨勢。(photo by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別再害怕基因改造(genetic modification)作物了,因為基因修飾(genetic editing)作物的時代即將來臨。義大利聖米契農業中心團隊發表於《生物技術趨勢》期刊的報告指出,基改作物會引發破壞生態或有害健康等疑慮,是因為將細菌基因「外插」入作物基因序列,基因修飾則是將作物原有的基因「去蕪存菁」,相對天然許多,將成未來農業發展趨勢。

【基改作物日益增加】
全球黃豆、玉米、棉花、油菜等經濟作物的基改比例已占2至7成不等,最初是在作物基因中,引入抗病蟲害或耐除草劑的外來基因,以減少農藥噴灑或改用毒性較低的藥劑,其後也出現增加甜味、延緩軟化、加強硬度的基改番茄及馬鈴薯等作物;國內也曾研發基改木瓜、香蕉、西瓜、苦瓜、番茄、青花菜、毛豆、水稻、馬鈴薯及菊花、文心蘭等觀賞植物。

然而,基改作物是否可能對環境、人類及動物造成危害?目前仍無定論。雖然世界衛生組織聲稱,現階段的基改產品都經過風險評估,不致危害食用者健康,但也有多項動物實驗證實,大量餵食基改作物的實驗鼠,體內竟出現各種癌症,一般認為這與基改成分改變生物內分泌有關。

【基因修飾較天然】
聖米契中心研究員坎奇斯瓦米分析,基改作物會引發疑慮,係因殖入外來基因賦予作物「過去沒有的能力」,但連帶所產生的改變則難以掌握。而「基因修飾」顧名思義,只是「微調」作物的基因,增加作物原本就含有的甜味、香氣或其他天然營養成分,勢必較能為社會所接受,且在「CRISPR」、「TALEN」等修飾基因的技術日漸成熟後,基因修飾作物勢必成為農業發展主流。

以日前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團隊進行人體試驗的「超級香蕉」為例,就是透過基因修飾技術,增加香蕉含有的「貝塔胡蘿蔔素」,不但切開後較不易氧化發黑,也可增加人體內的維生素A,改善非洲兒童視力不良問題,預計未來將在糧食及營養較缺乏的地區大量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