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工安第三方監控 應立專法

杜胤廣 2014/08/11 17:27 點閱 3148 次
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業產業協會針對高雄氣爆事件,提出建言。(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業產業協會針對高雄氣爆事件,提出建言。(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國內埋設管線的計畫,沒有災難應變的觀念,更無專法來規範石化管線。」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業產業協會理事長吳義龍嘆道。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產業協會11日為氣爆事件,針對各縣市政府潛在的工安與災害危機進行檢討,呼籲政府應由第三方負責監控管線問題,並設立規範石化業者的專法。

吳義龍說,此次災難發生的原因,主要起因於當時埋設管線時的施工錯誤,以及管線圖資系統不正確、稽查未落實才導致意外發生。他認為,揮發性的氣體管線應埋設在土裡,且不能穿過箱涵,再加上相關單位多年來,未能落實稽查並更新地下管線的圖資系統,才會無法即時掌握漏氣源頭,進行疏散。

【各單位互踢皮球】
工業安全衛生器材商業公會理事長賴世龍也表示,此次會發生氣爆災難,除了在管線施工技術上沒有更新外,無法運用科技感知器來進行監測與控管,這些基礎建設若運用在各縣市,費用可能高達上百億元。

賴世龍認為,基礎建設需慢慢重建,但此次事件其實也凸顯出中央與縣市政府在氣爆現場的應變問題,原本運送石化氣體的槽車應該歸交通部管,但管線是歸經濟部或內政部,到現在都不確定,產生了「互踢皮球」的問題,因此「災變現場指揮系統及災後重建效率」有待加強。

長榮大學職安衛生系張振平強調,國內瓦斯管線有「瓦斯從業管理法」進行規範,且每個接口都有控制閥,一旦發生漏氣應能盡速發現,反觀目前石化業的管線完全無法可管,再加上沒有圖資系統,才會使消防人員無法確定20幾公里的道路漏氣源頭,更不知道事後責任釐清問題。

【建第三方監督機構】
「應設立第三方監督單位負責監控責任。」張振平表示,管線問題不應全面由政府監管,因為工業局人力有限,再加上民眾對產業自主管理的不信任,若要進行監測恐有困難,應藉由政策的修法與制定,配合第三方的民間科技資源,才能有效執行管線稽查與保養,並設立緊急災害指揮應變的專責窗口,做到一體成形的指揮調動能力,溝通管道也較無障礙。

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業產業協會建議,未來應該要落實管線圖資庫、明訂基礎建設與安全防護政策與規範、建立「第三監督單位」及保險制度,並設立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的災害指揮應變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