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管線系統 專家呼求建置

方家敏 2014/08/03 22:53 點閱 3699 次
高雄氣爆事件因政府缺乏防災概念與管線資料,造成史上最嚴重工安意外。 (photo by維基百科)
高雄氣爆事件因政府缺乏防災概念與管線資料,造成史上最嚴重工安意外。 (photo by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此次高雄氣爆事件因政府缺乏防災概念與管線資料,造成史上最嚴重工安意外。學者孫志鴻受訪時歎道,儘管學界多次建議,但政府始終忽略基礎地理資料的重要性,他建議經濟部進行全台管線普查,並建置「共同管線地理資訊系統」和危險氣體預警系統;另外,為避免地下管線混雜造成管理問題,學者劉俊秀建議打造「共同管溝」,另闢地下空間整理管線走向,以便維修與災害監控。

高雄為石化重地,石化原料在地底下埋管輸送,但管線埋設多年,且沿著雨水下水道埋設,不僅埋得很淺,還混雜其他民生管線,行經人口稠密市區。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指出,「從小港、大寮、鳳山、仁武,整個大高雄人口密集的區域底下,都有密集的石化管線,因管線資料不足,一旦外洩的是有毒氣體,後果不堪設想。」

【全台管線普查】
「一直以來,大家都不重視基礎資料的重要性,總要經過血淚教訓才可能讓政府有所反省。」國發會所屬台灣地理資訊中心董事長孫志鴻,所有管線的材質、埋設深度、管線運輸物等,在當初埋進地底時,依法都應該要有「完(竣)工圖」,紀錄一切資訊,並建置完整資料庫。但主管單位可能沒有重視完工圖與管線資料庫的重要性,才會讓災害來臨時無法即時反應。

孫志鴻說,主管單位應該立即做全台管線普查,並且在危險管線加裝無線感應器,測量管線流量、壓力等預警系統;業者也應該要定期進行安全維護檢查,避免有管線腐蝕、銜接裂痕等情形。李根政也說,經濟部應該檢討全台的石化工業區,包括苗栗、桃園、高雄、雲林等縣市,對整體地下老舊管線進行總體檢,讓民眾了解自己究竟是住在安全區域,還是風險區。

【設置「共同管溝」】
台灣環保聯盟會長、交大土木系教授劉俊秀則指出,在現代化的都市早就應該有匯集各種氣體、水路管線的「共同管溝」。所謂共同管溝就是在地底下建置大水溝,專門放置管線,如此一來,不論是何處的管線出問題,就可以很快維修。而且只要每隔一段距離放置氣體偵測器,就很容易發現是哪一段、哪一種氣體溢散。

劉俊秀說,台灣的管線都是各埋各的,只要在挖路、施工時很容易把各種管線挖斷。「基本上所有的管線工程都應該要跟經濟部或是地方政府申請,但雙方資訊不互通,只要有人申請就發執照開挖,很容易就挖到別人家的管線,嚴重者可能造成爆炸事件。」

經濟部已經決定成立平台,邀集台塑、中油等10多家石化業者、經濟部、高雄市政府官員於4日齊聚在工業局,清查重點地區管線位置。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表示,以高雄市政府為例,有82年以後的石化廠區外管線位置,但之前埋的就沒有。此次將先了解目前重點區域是否有埋設的管線,卻沒有圖資記載。

http://www.slideshare.net/ssuser40ac9a/ss-37600391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謝志誠特別製作了線上投影片「只有你我不知道管線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