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勝文「外僑眼中的台北」有感(魏天心)

魏天心 / 榮總內科醫師 2014/07/28 23:25 點閱 16119 次
小時候天母是心目中較繁華時尚的「市區」,有很多高檔的西餐廳,街上三不五時可以看到外國人在逛街。
小時候天母是心目中較繁華時尚的「市區」,有很多高檔的西餐廳,街上三不五時可以看到外國人在逛街。

我從小在臺北長大,但是對臺北的認識一直都圍繞在石牌天母這一帶。「臺北」給我的印象可以延伸到陽明山、淡水乃至於金山,反而真正的 "downtown" 對我來說很遙遠也難以想像。

小時候天母是心目中較繁華時尚的「市區」,有很多高檔的西餐廳,街上三不五時可以看到外國人在逛街。天母西路上速食店有麥當勞、肯德基、溫蒂漢堡、頂呱呱,童裝有麗嬰房、why and 1/2和愛的世界,不管是慶祝、添新衣還是飽餐一頓犒賞意味濃厚的炸雞薯條,都在這一方天地。數年後考完高中聯考,一度有閃過捨建中填中正高中的念頭,因為中正高中在士林區比較近,南海路在哪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去。

【巷弄之間的家】
我想對許多在臺北成長的一般人來說,「臺北」是個在巷弄之間的家,附近可能有雜貨店、家庭理髮,不遠處有傳統市場和夜市,能夠即時供應自己簡單的需求。我們擁有的是一個平實的生活圈、一種自足的庶民文化。

高中剛入學的時候,那時捷運尚未通車到中正紀念堂,我不喜歡擠公車,常常經重慶南路走到臺北車站轉車。一路上繁忙的車流、櫛比鱗次的商店、書店、銀行,乃至於補習班林立的南陽街,以及站前一間比一間大的百貨公司,相較之下同被劃分在台北市的北投士林還真像偏僻的郊區。但我始終對這個比較「發展」的臺北感到格格不入,高中畢業以後也鮮少再回到這當時實質上的臺北市區。

【從「進步」的地方開始】
隨著信義大安區的發展,內湖、大直區重劃,許多更大、更時尚的百貨公司、商辦大樓、高尚風味餐廳及政經機構陸續東移,一直到十年前101大樓落成,象徵性的臺北地標自此坐落在東區。

許多人,不只是外國的觀光客,也包括台灣各地來求職求學的人,他們對臺北的認識,很容易就從這些「進步」的地方開始;相對的,臺北對於其他地域的理解,也很容易從這個「發展」的高度望出去。

然而如今我為了上課、開會到東區,即便只是短暫去市政府轉乘客運,我都會覺得這樣的臺北讓我感到相當陌生。 我並不全然的排斥「發展」與「進步」,但顯然的我不認為這些現代化的作為能夠增加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或驕傲。朋友來臺北找我,我從來不會帶他們去「市區」遊歷,從不。但我想以連勝文這樣的成長背景,他可能真心的認為現代都市的發展理當如此:建設、更新、科技化、國際化,以帶動經貿並創造產值。他所經歷的生命,決定了他的觀點。

【問題不在便當】
的確,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生活經驗所轉化的觀點也難以在短時間改變。但是一個人會不會宥於這些既定的框架,在於他有沒有足夠寬廣的視野去接納更多的觀點。連勝文會找這些「外僑」來分享他們的想法,動機我其實覺得不錯,至少他在嘗試營造「我有在聽別人講」的形象,批評者在便當多少錢上做文章是有點過度反應。然而那些他原本企圖用以加分,菁英式的、(自認為)國際化(講英文)的形象,我不知道別人看來如何,但在我的眼中,正是他最大的缺陷。

因為他很難真的去體會那些在捷運出口賣大誌的老先生為何駐足到深夜?那些在烈陽下舉著建商一坪近百萬豪宅廣告的三明治人,為何中年只能打零工?頭髮花白的老婆婆為何半夜時推著比她身軀龐大數倍的拾荒物的車,踽踽走向不可知的盡頭?為何一身制服的高職生會在地攤數著還有多少馬鈴薯沒賣完?又東南亞新住民第二代的生活教養問題,是否也屬於他國際化視野的一部份呢?許多沉默的人努力地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這些風景,都是當你步出捷運、騎著Ubike時,稍微用心一點就能看到實實在在的臺北。

【藏在角落的問題】
不管軸線翻轉復興西區、新生高地下化、社子島自由經貿區等偉大的計劃是否可行,現代化抑或國際化未必是許多在地臺北人最關切的問題,反而那隨著發展愈加令人感到陌生的都市,有更多藏在角落的問題需要被看見。權貴與階級,是問題,也不是問題:當你手中握有人脈與資源,你可以選擇繼承用以鞏固自己(家族)的政經利益,也可以用來增進平民的福祉。連勝文的問題在於,他並不是因為權貴的出身而變得萬惡不赦,而是沒有足夠的深度與見識能說服我他具有充分的敏感度來發掘那些原本不存在他視野之內的問題,更遑論如何去解決。

欲解決臺北許多問題,不見得需要引入更多資源,而是重新分配有效利用資源;也不見得需要創造更多產值,反而該去重建、修補在地文化中固有的價值。發展,不單是去建設熱鬧的"downtown",更是去營造一座吸引人的"hometown"。家鄉,是一處有歷史、文化、記憶與情感的地方。選市長表面上是一場在野黨與執政黨的政治角力,然而對在地人來說,只是一個期望家鄉如何改變的決定,這也將是未來我如何選擇臺北市長的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