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為何難找又難當?

謝宇程 / 文字工作者 2014/07/21 10:09 點閱 4817 次
教育部長這個﹁官﹂,大家既期待又怕受傷害。(photo by 中央社)
教育部長這個﹁官﹂,大家既期待又怕受傷害。(photo by 中央社)

為什麼其他國家的教育部長不見得需要是學者,中華民國必須是,因為中華民國的教育部有一項權力,那就是可以管大學。

自從蔣偉寧先生從教育部長職缺卸任之後,已經快要一星期,仍由次長暫代,還沒有人選繼任補實。許多人都說到這個冗長的空窗期背後有些原因:馬政府現在不得民望,十二年國教政策也是火坑。但大家少論及的原因是:中華民國教育部長這個職位,資格狹窄,而且任事困難。

首先,找人不易。因為先別說其他的因素,在中華民國這個國家,教育部長基本上得是個學者,最好曾任職大學校長。

從1961年開始統計的話,中華民國55年內換了19位教育部長,只有三個教育部長沒有博士學位。而這三位,仍然是校長或學者:杜正勝是中研院院士,李煥負責籌辦中山大學的復校並擔任首任校長,朱匯森擔任過台南師範學校的校長。

這可不是常見的現象。查一查我們眼中「先進西方國家」之中,只有德國現任的教育部長是博士。美國、英國、法國現任的教育部長都不是博士,加拿大的中央政府甚至沒有專職部會主管教育。如果再往前追溯一點,美國教育部自1979年以來有九任教育部長,四位有博士學歷,五位沒有。現任的教育部長鄧肯(Duncan)先生是大學畢業。

為什麼其他國家的教育部長不見得需要是學者,中華民國必須是?

因為中華民國的教育部有一件權力,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教育主管機關都沒有:那就是管大學。在歐美國家中,私立大學極多,而且就算是政府設立的大學,政府往往也不涉入直接管理。對這些國家而言,大學是一個社會智識和良知的領航機構,怎麼會由政府管理呢?

但在台灣,較具名望的大學都是公立,大部分的財務資源來自教育部,教育部給了錢,自然就管東管西。無論公私立大學,都要面對教育部各種評鑑,都努力爭取教育部各種名目的補助款,甚至教職員的聘用資格要報教育部審核 -- 這些事在歐美,都難以想像。

就這樣,造成了教育部長資格限縮:大學歸教育部管,部長就要是要讓各大學教授、一缸子學者都服氣的人才行呀。所以,他不但要是個博士,而且要在學術界中有成就(意即發表過許多論文),而且最好在知名大學擔任過校長 -- 蔣偉寧就是符合一切標準的人選。

當教育部長的資格幾乎被硬性限縮為「成功學者」,教育部長就幾乎註定無法成功推動教育的革新。

首先,大學給教育部管,本身就不恰當。大學中無數領域,教學與研究性質差別極大,歐美各國大學的營運都仰賴三層次的自我管理:校內教授自管理、校友及基金會外管理、學術領域跨校管理 -- 如此,彈性高而且發展快速的高教領域才能健康發展。大學理應走在時代前緣,開發知識和培育人才,現在被迫跟在教育部的屁股後,怎麼可能邁開大步向前?

第二,小學、中學、技職,各自有複雜的體系,有與學術截然不同的目標。若教育部長是學者,大半輩子在寫論文和做研究,對這三個體系不易熟悉,推動政策方向和執行方法極易出岔。建構式數學、十二年國教,就是兩個極佳的案例。

也許你會想:讓大學脫離教育部,不受管理,會不會好一點?好問題。

其實,大學若能脫離教育部管轄,對所有人都會比較好:大學更自主靈活,教育部更專心經營它還管得動的基礎教育。但是偏偏,要將大學與教育部分開,是極為困難的手術。

首先,國立大學校產都是國家所有,大學獨立經營,財產歸還國家,或是學校出錢買下校地校舍,願意嗎?大學不再和政府拿錢拿資源,自己的資金自己籌,願意嗎?大學教授放棄公務員式的退休待遇,放棄轉任公職的便利門,願意嗎?教育部自割高教司,自減權力,願意嗎?這幾項,相關人等不願意的程度,讓這件事幾乎呈現「不可能」。

所以,新部長再難找,要等到新教育部長補實空缺可能只要再幾天,如此要等到教育部成功推動教育體系的革新,可能就遙遙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