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學用落差 產學小聯盟媒合技術

賴義中 2014/06/25 18:02 點閱 4190 次
產學小聯盟去年首度上路,科技部於25日發表第1期成果,圖為東海大學「工具機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實驗室成員。(photo by 賴義中/台灣醒報)
產學小聯盟去年首度上路,科技部於25日發表第1期成果,圖為東海大學「工具機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實驗室成員。(photo by 賴義中/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台北報導】產學合作成效如何?科技部25日公布「產學小聯盟」第1期成果,截至今年,共執行92件計畫,補助1億8千萬元,讓1715名大學生及碩博士生藉此步入業界。透過小聯盟成立的「技術服務實驗室」平台,業者取得進階技術,學生則有機會以相對優渥薪資進入職場。前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受訪時表示,小聯盟可助產業「遍地開花」。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教授劉仁傑主持「工具機精實系統知識應用聯盟」,說服工具機界揚棄傳統的「批量生產」做法,不再以固定量生產,並堆積庫存,而改按照訂單量生產;劉仁傑也協助業者讓生產線流程更緊湊,提高效率並縮短工時,讓製造作業更「精實」,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實驗室會讓學生在課程中赴廠實地考察,提出改善報告,並邀業者共同舉辦研討會,確實改善製程效率。例如:崴立機電的零組件庫存降至6分之1,效率提高3分之2;六鑫公司製程時間縮短94%,效率提高25.8%,成效卓著。劉仁傑說,合作廠商對「精實」流程評價高,也聘雇學生,薪資至少都有33K。

中原大學「高抗汙薄膜技術產學小聯盟」,負責承接薄膜中心研發的2項薄膜關鍵技術:一是「生化分離器」,可透析、純化輸血用血液,並分離血漿中的白血球,降低感染機率;另一是「生物反應器」,應用於水資源再生,為薄膜附加高抗汙、抗生物沾黏效果,減少藥物清洗次數,進而降低浪費。

在小聯盟發表成果後,有興趣的上、中、下游企業即聞風而來,產學雙方就可洽談技轉事宜。創立者中原大學化工系教授賴君義說,對技術青睞的業者不少,如李長榮公司和台塑集團,還有企業主捐贈數百萬元研發經費給中心,並以百萬年薪挖角中心的博士班或博後人員。

科技部工程司司長馮展華解釋,國人熟知的「產學大聯盟」以大公司為對象,注重研發下一世代的領先技術,小聯盟則建立產學共同平台,由科技部補助舉辦研討會等各項費用,引薦績優團隊給有需求的廠商,讓中小企業與技術實驗室接洽、討論,原不相識的業者也能藉此有較深入的接觸。

孫以瀚受訪時表示,「產學小聯盟」多針對較專門、小型的技術實驗室補助,政府投資不多,若能維持下去,可望遍地開花,紓解產學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