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血汗醫院為何層出不窮?

施壽全 / 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理事長 2014/06/11 19:21 點閱 2475 次

日前又見到「血汗醫院」的相關報導。這個曾經喧騰一時,遭到猛烈撻伐的現象,為何一直未見改善? 情況很嚴重嗎?將來的演變與影響又會如何?以內行人的觀點看,問題絕非如媒體上所披露的,督導改善後就能一勞永逸。

長期人力不足

一般來說,機構或行業如果工作踏實愉快,待遇合宜穩定,人手充足,當然就不會血汗情況發生。之所以會有血汗現象,是因為人手缺乏,加上台灣醫療有被過分期待、眾人也都習慣接受「又快有好」服務的特殊性質所致。

解決血汗的根本之道,當然是招足人力,但長久來卻招募不足、又有老員工離職,即使調整待遇也助益不大─至少沒有因此就讓醫療行業就職人潮熱絡起來,顯示原因並非只是薪資,其他像要上非正常班、不夠受尊重、評鑑訪查額外壓力、易起糾紛、被施暴、吃官司等等, 都是重要因素,這些因素都非醫院內部改善可以解決。

另一思考是,既然人力不足,那就少排些工作吧。問題是,需求就是那麼的絡繹不絕,而且有時事出突然,有時出現意料之外的緊急狀況,讓當責者無法放手,或人手一時調度不過來,才屢見工作超時。這往往是責任感使然,絕非醫院漠視法令與員工權益而強迫員工接受, 但若說以後要完全杜絕不再發生, 恐怕也很難。

政府的決策與規劃,健保的條件與機制,一直無法創造雙贏或多贏的局面。所以,長久來一直可說是在犧牲醫療人員權益的基礎上照顧病人,現在勞動管理執法者開始從嚴認定,轉而要照顧醫療人員權益了,別忘了,還有一群權益尚未受勞基法保護的「醫師」正蓄勢待發, 怎麼辦?……在此情況下,病人的權益就很難避免不會被犧牲。

病人權益難保障

因為人手不足,一些醫院以關閉部分病房來因應,所以導致急診塞爆也無床可入!此後隨著醫療人員權益保障提升,門診限診限量、非緊急檢查、手術需排到很久很久以後,恐怕都將無法避免。屆時,抱怨四起、紛爭日增,誰來負責?

醫院的業務量多一些少一些,其實無所謂,在病人與醫療人員權益相互消長的擺盪中,卻成為唯一被指責的對象並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