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痛到生氣 是生物本能

李昀澔 2014/05/11 21:37 點閱 2839 次
美國研究發現,受輕傷的烏賊因感到疼痛,各種感覺反較平常敏銳,因而較能躲避天敵的獵捕。(photo by novemberkil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美國研究發現,受輕傷的烏賊因感到疼痛,各種感覺反較平常敏銳,因而較能躲避天敵的獵捕。(photo by novemberkil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疼痛會使「五感」更敏銳,讓生物在面臨威脅時能儘快啟動自我防禦機制或逃跑。美國德州大學醫學院團隊發表於《生物學趨勢》期刊的研究發現,在不影響烏賊移動的前提下剪去烏賊的觸鬚,雖然會使烏賊感到疼痛,但烏賊也變得較容易察覺其天敵深海鱸魚接近,被「吃掉」的機率反而下降。

德州大學演化神經生物學研究員羅賓庫克等人比較觸鬚受傷及未受傷的烏賊,與鱸魚「共處一缸」結果發現,鱸魚傾向攻擊受傷的烏賊,符合自然界中「掠食者」專挑「老弱殘兵」下手的特性;但烏賊受輕傷後反而能較早感應到鱸魚接近,此時烏賊會出現黃褐色或深色條紋等「保護色」躲避天敵,若威脅持續存在,則會「噴墨」並逃之夭夭。

如果在弄傷烏賊之前先對觸鬚施打麻醉劑,暫時失去痛覺的烏賊就變得較不敏銳,但打了麻醉的烏賊仍對鱸魚深具「吸引力」,因此被鱸魚吃掉的比例會高於未受傷的烏賊。

德州大學整合生物及藥理學教授艾德格華特斯接受《洛杉磯時報》訪問時指出,受傷引起的痛覺在強化人類各種感官同時,也連帶使情緒變得暴躁,例如飽受牙痛所苦的患者,常會表示「室內燈光太亮」或「旁人說話太吵」,這類情況不能單以「遷怒」視之,因為動物本能就是在受傷等相對脆弱的狀況下,必須更加「武裝」自己以避免被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