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要求灌排立法 農委會不承諾

方家敏 2014/04/09 19:33 點閱 3674 次
台大環工所教授吳先琪指出,台灣農地污染最大的問題是,每每經過整治之後,沒多久又超標,因此應該要從源頭管理。 (photo by嘉義縣環保局)
台大環工所教授吳先琪指出,台灣農地污染最大的問題是,每每經過整治之後,沒多久又超標,因此應該要從源頭管理。 (photo by嘉義縣環保局)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工廠排汙毒害農田,環團要求灌排分離儘速立法。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9日召開汙染農地整治與變更力用相關法規修訂公聽會,環團在會上播放汙染農地照片,要求農委會、內政部與環保署儘速加嚴土壤汙染限制、劃設土壤分級分區管制,並立法要求工廠強制將排放汙水與農業灌溉水分開。但農委會僅允諾提供監測資料,不承諾灌排分離立法。

【土地訂定分級標準】
台大環工所教授吳先琪指出,台灣農地污染最大的問題是,每每經過整治之後,沒多久又超標。因此應該要從源頭管理,必須要依照土地用途不同來訂定分級標準,並且要讓所有工廠與水處理單位提升技術才有辦法解決問題。另外,政府必須針對河川、灌溉水渠進行總量管制限制,規定各家廠商的汙水排放量。

「台灣設定為土壤戴奧辛標準為100皮克,但實地檢測卻發現只要32皮克就能讓當地的養鴨戶受汙染,鴨蛋、鴨肉都超標。」中華醫事大學護理系黃煥彰播放投影片指出,現在台塑工廠的石灰都跑到魚塭,旗山的水質也因中鋼在水質保護區濫倒廢棄爐渣受汙染,再用乾淨的土覆上假裝成農地。「農地是用來種稻的,不是用來當掩埋場的,但光是這樣的行為就背負6項罪名,卻只被罰6萬。」

【灌排須分離】
「當我們質疑農民引用汙水灌溉,他們卻說,『我賣出去的米和別人混在一起就會把毒性稀釋掉。』」台灣生態協會秘書長蔡智豪說,由於政府沒有規畫工業區配置藍圖,導致上游有不少高污染工業區直接汙染下游灌溉水,且有不少地下工場與農地緊鄰,並且用暗管將汙水排到灌溉溝渠。他認為,若灌排不分離就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地球公民基金會呂翊齊指出,台灣國家糧食自給率訂為40%,也就是必須要有約80萬公頃農地的產量。然而現在政府公布的名目上是80多萬,但實際上有30多萬都是山坡地,已經被拿去超限利用蓋民宿,剩下的40多萬公頃根本無法達到40%的糧食自給標準。

【農委會不承諾】
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解釋,農委會是以每人每天需求熱量2千卡計算,台灣至少要有71萬到81萬公頃的農業用地。至於環團擔心的農地灌排是否立法,陳文德僅說,「相關建議可以再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陳文龍補充,未來將會把把優良農地變更為特定農業區,並列為環境敏感第一級地區,也是未來的永久保護區,不會任意變更、開發。

對於官員的回答,立委田秋堇表示,目前全台有6.7萬的違章工廠,且很多是在農業區,透過搭排管線將汙水排入農田灌溉用水,「根本是全台慢性自殺!」她要求環保署要公布土地汙染資料、水質檢測以及違章工廠分布點,並啟動農地灌溉水的連續監測系統,將資料於下周一前上網公布。至於分布在農地的違章工廠,田秋堇要求必須要在年底前設立汙水地下排水道,避開農業灌溉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