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EP2」研究團隊日前宣布偵測到宇宙初生時,因暴脹所產生的重力波訊號,其中望遠鏡的偵測器係由台灣學者郭兆林負責設計。(photo by台大提供)](/system/assets/images/000/005/546/big/%E3%80%8CBICEP2%E3%80%8D%E7%A0%94%E7%A9%B6%E5%9C%98%E9%9A%8A%E6%97%A5%E5%89%8D%E5%AE%A3%E5%B8%83%E5%81%B5%E6%B8%AC%E5%88%B0%E5%AE%87%E5%AE%99%E5%88%9D%E7%94%9F%E6%99%82%EF%BC%8C%E5%9B%A0%E6%9A%B4%E8%84%B9%E6%89%80%E7%94%A2%E7%94%9F%E7%9A%84%E9%87%8D%E5%8A%9B%E6%B3%A2%E8%A8%8A%E8%99%9F%EF%BC%8C%E5%85%B6%E4%B8%AD%E6%9C%9B%E9%81%A0%E9%8F%A1%E7%9A%84%E5%81%B5%E6%B8%AC%E5%99%A8%E4%BF%82%E7%94%B1%E5%8F%B0%E7%81%A3%E5%AD%B8%E8%80%85%E9%83%AD%E5%85%86%E6%9E%97%E8%B2%A0%E8%B2%AC%E8%A8%AD%E8%A8%88%E3%80%82.jpg?1396442969)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讓我們成為哪種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這句『鄧不利多』說的話,我想送給大家。」台大物理系校友、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郭兆林,2日應邀以「大霹靂的回音」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其參與被譽為極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重力波證實宇宙暴脹理論」之研究,吸引大批高中、大學生及學者爭睹大師風采。
【證明宇宙暴脹理論】
今年美東時間3月17日,郭兆林與其所屬的南極「BICEP2」研究團隊,在美國哈佛大學史密松尼恩天文物理中心,宣布偵測到宇宙初生未滿「一兆兆兆分之一秒」時,因急速膨脹所產生之重力波的訊號,證實美國科學家愛因斯坦在1916年時從「廣義相對論」中推論出的重力波確實存在,並與量子力學連結,說明宇宙暴脹理論正確無誤。
郭兆林表示,自己從求學階段到踏入研究領域,一路上都沒有遇過重大挫折,「遺憾的就是動作比較慢,發表的論文沒有很多而已。」他認為,從事研究工作必須相信自己的「理智」能夠「戰勝一切」,「你要相信你所追尋的問題,不論對錯,一定有答案,絕對不能接受可能對、也可能錯這種模稜兩可的結果。」而在研究未果之前,「一定要繼續追下去!」
【在台求學收穫多】
事實上,郭兆林「前半生」的求學生涯,都在台大物理系渡過,1996年碩士畢業後,才前往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學位;「我在BICEP2團隊中主要負責偵測器的設計與操作,用到很多『矩陣運算』的概念,」郭兆林笑言,「應該就是張教授在我大二時教的吧!」他口中的張教授,正是現任台大副校長、物理系特聘教授張慶瑞。
「我的矩陣運算、量子物理還有電磁學,都是在台灣學的,雖然當時成績不是頂尖,但直到現在我都還覺得『很夠用』。」郭兆林指出,台灣從事學術研究者的弱項從來不是在「智力」,而是「口說能力」;他解釋,要啟動新的實驗、購買新的設備都需要資金,「你能不能清楚地告訴『金主』,你在做什麼研究?你怎麼判斷該做哪些實驗?這是我來美國之後,才漸漸學會的道理。」
【得獎與否不重要】
「我不會鼓勵大家都來讀物理,或投入結合物理與天文的研究領域,」郭兆林解釋,做任何事都不必心存「我要成功」的念頭才去做,而是「你要有興趣」,才可能把某件事做到成功。他說,最近也有很多人詢問他對於重力波這個諾貝爾獎「呼聲極高」研究的看法,「我自己覺得這個發現很重要,相關領域許多學者也如此鼓勵我,但會不會得獎,其實並不重要。」
身為台大校友,郭兆林免不了被在場媒體追問近來敏感的學運問題,「我真的深刻體會『口耳相傳』會造成多大的誤差,我要澄清,媒體報導說我參加過學運,」他搖搖頭,「真的沒有,也不為什麼,就是錯過了而已。」
郭兆林表示,自己對服貿協議或許有想法,「但我不是專家,所以不會告訴你們,」他指指身旁的台大校長楊泮池,露出頑皮的笑容說,「我想這個問題校長可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