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 類固醇噴劑可治本

李昀澔 2014/03/23 18:34 點閱 12287 次
中國附醫耳鼻喉科副教授戴志展(右上)及北市聯醫耳鼻喉科主任黃弘孟(右下)都表示,類固醇鼻噴劑才是治療過敏性鼻炎較正確的方式。(photo by 李昀澔/台灣醒報 & mcfarlandm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中國附醫耳鼻喉科副教授戴志展(右上)及北市聯醫耳鼻喉科主任黃弘孟(右下)都表示,類固醇鼻噴劑才是治療過敏性鼻炎較正確的方式。(photo by 李昀澔/台灣醒報 & mcfarlandm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治療過敏性鼻炎,類固醇鼻噴劑才是治本良方,民眾不宜自行至藥局購買血管收縮噴劑使用。」北市聯醫耳鼻喉科主任黃弘孟,23日出席鼻科醫學會成立大會時表示,民眾常對類固醇有錯誤認知,轉而使用鼻黏膜血管收縮噴劑。中國附醫耳鼻喉科副教授戴志展指出,血管收縮劑效果雖快,但連續使用1至2周,就可能產生副作用,反致鼻炎惡化。

【台灣過敏鼻炎多】
台灣約有25%至4成民眾,深受過敏性鼻炎所苦,常併發鼻竇炎、睡眠障礙、氣喘等症狀;黃弘孟表示,治療過敏性鼻炎最常使用口服抗組織胺或鼻噴劑,鼻噴劑又分為坊間藥局較常見的鼻黏膜血管收縮劑,以及須由醫師開立處方的類固醇鼻噴劑。

「民眾多對類固醇藥物敬而遠之,業者又常在廣告中標榜鼻噴劑『不含類固醇』,促使民眾自行至藥局購買使用。」黃弘孟解釋,不含類固醇的鼻噴劑通常具有血管收縮劑的功效,對緩和噴嚏不止、鼻塞等症狀非常快速有效,但血管收縮劑無法治本,且更麻煩的是容易產生副作用,惡化為藥物性鼻炎。

【血管收縮劑勿久用】
戴志展表示,醫師通常不建議患者連續使用血管收縮劑超過10天,由於血管收縮劑僅能暫時改善症狀,導致民眾常症狀一發作就噴,容易產生類似「上癮」的依賴性,使用過度恐破壞鼻腔黏膜上皮細胞,連續1至2周就可能造成鼻黏膜異常增厚而阻塞呼吸道,患者又繼續使用噴劑,因而陷入惡性循環,甚至有患者連「鼻甲」部位都增厚,就只能靠開刀解決。

「類固醇鼻噴劑才是較正確的治療方式,」戴志展指出,鼻噴劑類固醇含量極少,2歲以上兒童每天兩側鼻孔各噴1次,成人各噴2次,且藥物僅作用在鼻黏膜,幾乎不會進入血液循環,因此民眾擔憂像口服類固醇一般造成臉部浮腫、背部肥厚等副作用都不會出現。黃弘孟強調,類固醇鼻噴劑也有副作用,部分患者會有鼻黏膜出血的情形,但只要立刻停藥,症狀就會消失。

【口服藥搭配噴劑】
黃弘孟表示,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治療過敏性鼻炎並不會「立即見效」,通常要2至4周,症狀才會明顯改善,臨床上為減輕患者打噴涕、流鼻水、鼻塞,以及鼻、眼、耳、喉嚨等部位搔癢等急性症狀,會開給口服抗組織胺,也可能採用血管收縮劑;少數症狀極嚴重者,會開給口服類固醇「暢通鼻腔」,讓噴劑可以深入,但類固醇不能多吃,最多服用1至2周後,就會單以類固醇鼻噴劑治療。

「當患者症狀穩定後,醫師會視患者個別狀況,讓患者繼續使用類固醇鼻噴劑1個月至半年不等的時間,」戴志展解釋,延長用藥時間,是為了在鼻黏膜部位「營造」一個抗發炎的環境,以延長療效。

戴志展指出,若懷疑小朋友的過敏性鼻炎是特定過敏原造成,健保有給付4歲以上兒童抽血檢測過敏原,只要遵照醫囑服藥或使用噴劑,搭配規律運動及均衡飲食,不需要特別的「食補」,鼻炎症狀也會改善;除非是症狀反覆出現3個月以上的慢性鼻炎,藥物或噴劑治療效果不佳,才會考慮動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