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嗜血桿菌 孕婦易感染

李昀澔 2014/03/19 20:58 點閱 2367 次
英國研究指出,孕婦較一般人容易感染嗜血桿菌,若在孕期前24周感染,常會導致流產或早產等嚴重傷害。(photo by Black Photo Studi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英國研究指出,孕婦較一般人容易感染嗜血桿菌,若在孕期前24周感染,常會導致流產或早產等嚴重傷害。(photo by Black Photo Studi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嗜血桿菌專門侵襲孕婦,易導致早產或死胎。英國公衛署團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孕婦較一般人容易感染嗜血桿菌,若在孕期前24周感染,常對胎兒造成嚴重傷害。包含台灣在內的各先進國家,都有疫苗能有效預防侵襲性嗜血桿菌感染症;專家提醒,由於移民疫苗接種紀錄掌握不易,即便移民孕婦僅出現感冒症狀,也不能輕忽。

侵襲性嗜血桿菌感染症被我國列為第3類法定傳染病,主要透過飛沫或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傳染,初期症狀輕微,常被誤認為普通感冒,卻可能對5歲以下幼童造成嚴重傷害,約有1至3成患者在併發腦膜炎後,產生水腦、視聽障礙、運動失調、智能不足等後遺症;而愛滋病、骨髓移植、無脾症、化療中的癌症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都屬易受嗜血桿菌感染引起併發症的高危險群。

研究人員自2009至2012年間,追蹤英國及威爾斯地區女性就醫紀錄後發現,女性感染嗜血桿菌比例約為20萬分之一,雖然不高,但患者幾乎都是15至44歲間的孕婦,顯示孕婦對此細菌抵抗力較弱。

英國公衛署研究員莎拉柯林斯指出,若在孕期前24周感染嗜血桿菌,逾93%的孕婦會因此流產,其他6%則會早產,也就是幾乎無法保住胎兒;而在懷孕後期感染嗜血桿菌,有7%的孕婦流產,另有近3成早產,對胎兒的傷害不如初期感染嚴重,但計算侵襲性嗜血桿菌感染症引發的流產率,仍為該國總流產率的2.9倍。

抗生素可有效治療侵襲性嗜血桿菌感染症,通常1至2天後患者口鼻分泌物就不再具有感染力,而接種疫苗也能有效預防感染;台灣感染嗜血桿菌比例不如歐美,近年確診案例極少,去年僅10例,然而一旦感染症狀便極為嚴重,因此政府在2010年起,免費幫2、4、6及18個月大的新生兒施打的「5合1」疫苗中,已增列嗜血桿菌非活性疫苗。

柯林斯強調,嗜血桿菌疫苗在多數開發中及未開發國家仍未普及,因此各國公衛體系必須特別注意出現感冒症狀的移民孕婦,除確保患者本身及胎兒的健康,也要避免將嗜血桿菌傳染給其他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