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獨立公投 學者:台灣可借鏡

陳正健 2014/03/17 18:46 點閱 3884 次
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公投17日顯示,大約96%的民眾支持重返俄羅斯的懷抱,公投結果大勢已定。(photo by 維基百科)
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公投17日顯示,大約96%的民眾支持重返俄羅斯的懷抱,公投結果大勢已定。(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17日進行公投,約96%的民眾支持重返俄羅斯,消息傳來,令人關心台灣是否也可以舉辦獨立公投。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嚴震生指出,俄羅斯人、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的俄裔,有著強烈的「統一情結」,海峽兩岸也是如此,烏克蘭因過份親歐而失去克里米亞,顯見處於強國之間,外交戰略必須平衡,台灣夾在中美兩強間,如何巧妙的平衡,避免步上烏克蘭的後塵,是台灣需要思考的地方。

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指出,獨立公投可分為「解放式公投」和「分離式公投」。「解放式公投」是被殖民國家以公投的方式,決定是否脫離殖民母國,例如1958年幾內亞公投從法國獨立,這類公投為國際法所承認;「分離式公投」則是一國的省份或城市從母國中獨立出來,包括加拿大魁北克省、蘇格蘭和克里米亞都屬於「分離式公投」。

張亞中解釋,「分離式公投」不受國際法的認可,而是由當事國的憲法決定,較好的情況下,就如同加拿大同意魁北克獨立公投那樣,和平收場,否則,就像科索沃獨立公投,遭到塞爾維亞的殘暴鎮壓,或國際強權的介入。烏克蘭現今的情勢屬於後者,淪為強權的政治角力場。

淡江國際事務與戰略所副教授李大中認為,國際社會以國際法作為公投是否合法的依據,但克里米亞獨立公投適用權力政治的角度分析,大國各有盤算,都以對自己最有利的角度詮釋獨立公投,擁有「多重標準」,例如美歐支持科索沃等獨立運動,卻反對克里米亞,而中國本身也有國內的分離主義,因此在這件事的外交辭令上特別斟酌。

「克里米里獨立將會成為國際社會默認的既定事實。」李大中認為,克里米亞獨立可能引發「骨牌效應」。烏克蘭境內有許多俄裔人口居多的省份和城市,如今克里米亞脫烏入俄,這些地方的人們可能起而效尤,也要求獨立公投。

政大政治系教授鄧中堅分析,克里米亞人口以俄裔為主,當年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將克里米亞送給了烏克蘭,然俄國人仍對克里米亞有著複雜的歷史情感,所以難以用國際法或公理來直截論斷。大國早已預料公投的結果,在考量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不可能與俄國撕破臉,聲稱要經濟制裁、譴責俄國違反國際法等行為,只不過是演戲而已。在權力政治的運作體系下,未來國際社會恐怕會默認克里米亞回歸俄國的事實。

鄧中堅指出,在地緣政治上,烏克蘭是俄羅斯與西方勢力的緩衝國,然而西方卻一直想將烏克蘭納入北約,俄國對西方的「得寸進尺」早已心懷不滿,這次俄國對烏克蘭的入侵行為,無疑是告訴西方:「烏克蘭是兩邊的中線,若要再進一步,俄國人勢必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