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 2週逾億 魏導:6億才回本

邱惠恩 / 記者 2014/03/10 20:35 點閱 3177 次
電影《KANO》上映2周票房破億,不過監製魏德聖表示,成本3億的電影,台灣本島至少需6億票房才能回本,進而減少貸款「天使名單」。(photo by 邱惠恩/台灣醒報)
電影《KANO》上映2周票房破億,不過監製魏德聖表示,成本3億的電影,台灣本島至少需6億票房才能回本,進而減少貸款「天使名單」。(photo by 邱惠恩/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邱惠恩台北報導】電影《KANO》上映2周票房破億!不過監製魏德聖表示,成本3億的電影,台灣本島至少需6億票房才能回本,也才能減少貸款「天使名單」。10日記者會上,對於金融業獨家融資該片的玉山銀行,魏德聖、導演馬志翔表達無限感激。

電影《KANO》在台上映2周,票房突破1.3億大關。擔任監製的魏德聖於10日記者會上說,目前1.3億的票房成績,距離回本仍有距離,台灣本島至少需6億票房才能回收3億電影成本,減少貸款「天使名單」。

魏德聖說,《KANO》幾乎都是融資,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直接擔保約8成,取得近億資金拍片;玉山銀行在電影初期就挹注資金,魏德聖笑說,他常在「密會」中對玉山「予取予求」。

魏德聖表示,電影到海外上映的過程就像嫁女兒,「總希望女兒嫁個好人家」。目前香港確定3月底上映,希望吸引大陸民眾進香港電影院。日本則是今年年底,一樣「瘋棒球」的美國則正在洽談中。

監製魏德聖提出,「運動精神」是劇情引入入勝的關鍵,這不只感動運動員,一般觀眾在面對未知的未來時,也能從電影中找到希望,以及追求熱情與夢想的精神。

針對部分民眾認為電影有過度美化日本殖民時代的嫌疑,魏德聖說,製作前早知道會引起族群、殖民等爭議;他認為,台灣是多族群社會,「嘉農棒球隊」本身則是多族群共同創造榮耀的過程;目前台灣存在各族群間的矛盾現象,或許可以借鏡歷史,讓台灣走出更寬廣的道路。

從電影《賽德克巴萊》到《KANO》,魏德聖似乎偏好以族群、史實、文化等元素為題材,魏德聖回應,他的創作邏輯一直是「為故事而拍」,因為有好的故事才有感動人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