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挹注陽明 打造跨界人才

李昀澔 2014/02/19 19:11 點閱 2840 次
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右)表示,國內大學通識課程教師多採「專論型」著作授課,但「通論型」教材對學生人文素質養成較有幫助。左為國科會主委朱敬一。(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右)表示,國內大學通識課程教師多採「專論型」著作授課,但「通論型」教材對學生人文素質養成較有幫助。左為國科會主委朱敬一。(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基礎科學的扎實訓練,與人文素養的薰陶,是培養跨領域人才的不二法門。」國科會主委朱敬一19日與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共同宣布,中研院將自103學年度起與陽明合作,試辦大學通識教育及生物醫學基礎科學課程改革計畫,即中研院首度參與大學部授課,以培養生醫領域領導人才。

【中研院支援人文學科】
「陽明是國內生醫領域研究重鎮,而中研院現有資源能補足陽明較缺乏的數理及人文通識教育。」朱敬一說,「陽明推動在即的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本質上是一個大學基礎教育的改革試辦計畫,未來其他大學及領域也會朝這個方向走。」

梁賡義坦言,陽明缺理學院,社會學院師資也不足,生醫基礎課程能由校內教師進行改革,但社會、經濟等人文學科,則需仰賴中研院規劃及授課。

梁賡義表示,2013年底過世的中研院士何曼德過去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習政治學,並在史丹佛大學攻讀哲學,後來才轉回醫學領域;「讀他發表的論文,好像在看長篇小說一樣。」梁賡義強調,人文學科的邏輯訓練,對何院士在設計研究假說時幫助極大,也催生其回國後主導的「腸病毒」及「抗生素抗藥性」等大規模研究,對台灣公共衛生體系產生巨大影響。

【跨領域教學】
不只是何曼德,學術領域的「跨界名人」還包括解構去氧核醣核酸(DNA)的克立克、揭開神經系統運作奧秘的赫胥黎,本來都是「念物理的」,而生理學出身的戴蒙德「轉行」教地理,更寫出獲得「普立茲獎」的科普鉅作《槍砲、病菌與鋼鐵》;王汎森解釋,跨領域教學的重點在於知識的變化組合,中國與新加坡都有大學與美國合辦類似學程,國內高等教育也不應該落後。

「全世界做學問的方式都在改變。」王汎森以醫學生的養成舉例說明,「只教一門醫療倫理是不夠的。」他認為,必須從哲學、政治、歷史等多重角度,培養學生對生命、自我、群體、社會的多元認知,才是改善國內「醫病關係」的根本解決之道。

【陽明及台聯大試辦】
陽明大學副校長高閬仙表示,該校在103學年度即將試辦的新式通識教育,將由27位中研院士及研究員負責授課,在2年共4學期、每周4小時的課程中,學生將能選擇包括歷史、經濟、藝術、倫理、科技、哲學等6大領域課程,現階段每個班次名額分配為50名陽明學生,以及20名清華、交通、中央等台灣聯大系統學生,未來將視班級規模與場地,開放全國大學生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