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善用空間 急診室不壅塞

李昀澔 2014/02/16 17:25 點閱 4956 次
國內各醫院急診室病床間距普遍未達1公尺,實在過於擁擠,患者家屬往往也置身其中,造成醫護人員極大壓力。(photo by醒報資料照片)
國內各醫院急診室病床間距普遍未達1公尺,實在過於擁擠,患者家屬往往也置身其中,造成醫護人員極大壓力。(photo by醒報資料照片)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為解決急診壅塞及診間暴力問題,台灣急診管理學會16日舉辦「急診空間運用觀摩會」,由台北長庚、新竹馬偕、台中榮總、柳營奇美、花蓮慈濟等9家醫院分享急診空間及設施規劃經驗。林口長庚急診醫學部主任陳日昌表示,國內醫院普遍在設置急診出入口、急救室、等候區、觀察室的空間分配與動線安排上有待加強。

【急診室重劃】
國內各醫院急診室常給人一種「大家擠在一起」的感覺,近年為解決日趨嚴重的急診暴力問題,衛福部要求各急診必須增設門禁,並分隔等候區及治療區,各醫院因此紛紛展開改建或擴建工程;台灣急診管理學會從2013年底至今共舉辦9次「急診空間探索工作坊」,分享各醫院空間利用及規劃設施、動線的經驗。

依照衛福部公布的「綜合醫院設置標準」,急診室規範包括獨立空間、單獨出入口、門禁管制、獨立檢傷分類區、治療區、觀察區,且為保護病人隱私,還需設置屏障物隔開他人視線。

【國內缺乏設置標準】
陳日昌認為,參與工作坊的9家醫院中,急診室面積大小就相差近8倍,且隔牆及圍簾都能遮蔽視線,但對病人隱私的保障效果卻不同,光以此簡易規範,實無法建置符合民眾醫療需求的急診室。台灣急診管理學會參考澳洲急診醫學會的標準,評估國內各醫院有關急診室面積、分區、床數、候診區座位、逃生設備、看診動線、空調、洗手、防暴及隱私保護等設施,發現問題不少。

陳日昌指出,各醫院急診室入口設計普遍有待改善,9家醫院中僅有三總、部立雙和、花蓮慈濟等醫院的入口採人車分離,柳營奇美則有增設分隔島,其他5家醫院都是人車並行,相對危險得多。而儘管設於急診室內的「急救室」病床數都足夠,但除花蓮慈濟外,急救室本身的空間都不足,配備也無法達到加護病房的標準。

【急診資源分配】
根據醫策會統計,國內急診從「掛號」到「首次開立醫囑」僅約10分鐘,無形中養成民眾「急診就是快」的錯誤認知,但其實急診患者最後住院率只有2成,所謂的「輕症病人」占7成,此現象不應視為「急診壅塞」;陳日昌解釋,若流行感冒高峰期適逢連假或週末時,各醫院急診都最忙碌,但非因重症患者比例升高,只是因感冒而求診的人數增加而已。

為落實衛福部推動的急診檢傷「5級分類」,避免重症患者緊急就醫的權利被壓縮,國內急診室較「克難」的「等候區」就有改善必要,在初步檢傷區分輕重症後,輕重患者移至等候區候診時,就需要舒適的等候區,而非像國內普遍在「走道」設置座位的做法。

另一方面,部分重症患者會「隱藏」在輕症患者中,若在急診時未及時處理,往往衍生為醫療糾紛,因此應由較資深的醫師支援輕症看診區,避免遺漏「表現像輕症」的重症患者。

【空間分配不當】
國內醫院為處理急診壅塞問題,都設置「觀察室」,也就是患者若不得已在急診治療區停留超過6小時,應轉入觀察區,理論上不得超過24小時,但有時因「等不到」病床,或需要轉診,急診患者會繼續待在觀察區,使急診室顯得擁擠。

陳日昌強調,停留在觀察室超過24小時的患者超過所有急診患者的10%,才算是壅塞,但全國180家設有急診室的醫院中,僅10餘家確實遭遇急診壅塞的問題,其他醫院反而是過度設置觀察室,其實應將空間分配給急救室、等候區及輕重症醫療區等,避免浪費有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