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回顧展 現場用垃圾畫山水

羅佳旼 2014/01/20 19:31 點閱 5137 次
徐冰拿樹枝、樹葉、垃圾袋等廢棄物材料拼貼,透過攝影的光感原理,調整物料和玻璃板的距離,在玻璃板上型塑古畫的線條。 (photo by 台北美術館)
徐冰拿樹枝、樹葉、垃圾袋等廢棄物材料拼貼,透過攝影的光感原理,調整物料和玻璃板的距離,在玻璃板上型塑古畫的線條。 (photo by 台北美術館)

【台灣醒報記者羅佳旼台北報導】畫山水畫用的不是毛筆,而是信手拈來樹枝、落葉、垃圾袋等,在立體的毛玻璃燈箱上拼貼光影,雙手「調配」出水墨的濃淡、線條。北美館邀請藝術家徐冰來台現地製作立體的裝置藝術《背後的故事》,並請策展人王嘉驥擔任「徐冰:回顧展」的策畫,展覽即將在25日與觀眾見面。

一幅高5.2公尺、寬約22公尺的明代董其昌畫作《烟江疊嶂圖》,就座落在北美館一樓的落地窗,起伏的山巒、低矮的房舍、成林的樹蔭、煙霧瀰漫的山嵐吸引觀眾的目光,走到毛玻璃背後,卻驚見幕後竟是由雜亂的紙片、苧麻、透明膠帶、竹葉等廢棄物拼湊而成。這是藝術家徐冰《背後的故事》系列第16號作品。

藝術家徐冰在大型的玻璃板背後裝置燈箱,拿樹枝、樹葉、垃圾袋等廢棄物材料拼貼,透過攝影的光感原理,調整物料和玻璃板的距離、光源的照射角度,慢慢地在玻璃板上型塑古畫的線條、水墨的暈染效果、軟硬不同的皴法筆觸。徐冰工作室助手房超說,「就連上色也可透過有色的垃圾袋做染色效果。」

策展人王嘉驥說,徐冰的《背後的故事》系列作品始自2004年在柏林「東南亞博物館」,創立於1906年的東南亞博物館歷經2次世界大戰,徐冰因應當地歷史脈絡創作出《背後的故事》,看似有著漂亮圖畫的「台前」,幕後則是由剩餘物組成,呼應大戰後留下的殘餘與破碎,要營造表面與背後間的鮮明對比。

《背後的故事7》,大英博物館60秒縮時紀錄:
正面影像
背面影像http://www.youtube.com/watch?v=o-0hdFCOH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