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霧霾罰單 嚇阻遼寧工廠

彭書穎 2013/12/11 23:22 點閱 2945 次
遼寧省率先提開出了中國國內首張「霧霾罰單」。(photo by Christopher Craig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遼寧省率先提開出了中國國內首張「霧霾罰單」。(photo by Christopher Craig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彭書穎綜合報導】今年以來中國遭遇到嚴重的霧霾污染,多個城市、省份面臨了「十面霾伏」。針對霧霾問題,各地政府也努力尋找解決辦法。著名的老工業省份遼寧省率先開出了中國國內首張「霧霾罰單」,罰款總額高達5420萬人民幣(約2.7億台幣),收到一定的嚇阻作用,不過,許多專家認為,這種處罰不僅「太低」,更罰到無辜的人民,應該改進。

《遼寧省環境空氣品質考核暫行辦法》公佈以來,遼寧省首次給8個城市開出「霧霾罰單」,罰款總計5420萬人民幣。其中,瀋陽最多,3460萬,其次鞍山780萬,遼陽和葫蘆島分別以500萬和300萬居三、四名。罰繳資金將全部用於藍天工程治理環境空氣品質。

根據《辦法》當中的規定,空氣品質考核指標定為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三項。其中,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超標達到0.25倍,就要罰繳20萬人民幣,每遞增0.25倍,就加罰20萬; PM10超標達0.5倍,罰繳20萬,每遞增0.5倍,就加罰20萬。據瞭解,罰繳的金額將由遼寧省財政部門,於年終結算時一併扣繳。

雖然罰單出爐「大快人心」,但不少專家對這5千多萬的罰款並不滿意,認為這樣的處罰「不給力」,因為對那些收益極高的重工業城市來說這只是九牛一毛,並不能發揮嚇阻作用。況且,罰款是罰地方政府的公家財產,罰公家的錢其實沒有人會心疼,無法讓管理者進行實際改善,只能算是隔靴搔癢。

此外,公家的財產都是來自於納稅人,罰款等於罰到納稅人身上,也就是說,納稅人們不僅是霧霾的直接受害者,還要平均分攤空氣污染的罰款,顯然不公平。因此,專家們建議,空氣污染的罰款不能只針對地方政府,而要觸及具體的經營者或工廠,才能收效。

不過,在半個中國都陷入霧霾的情況下,遼寧省目前為止沒有出現連續三天以上的污染事件,已經算是小有成果,畢竟罰款沒罰到地方官員,但至少官員們面子上掛不住。因此,遼寧省以空氣品質考核搭配罰款的方式來約束各城市,對中國其他地區來說,具有一定借鑑意義。

在遼寧省開罰之後,最新跟進的省份是浙江省。浙江省已經發佈了《浙江省環境空氣品質管制考核辦法》,每年依據PM2.5指標的高低考核,並對城市進行獎勵或罰款的規定,考核結果將與該城市的建設補助專案搭配進行。不過,本辦法明年起會在部分地區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