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博士教中學生

墨客 / 國小教師 2013/11/21 09:51 點閱 1891 次

報載,中小學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越來越多,是否意謂著教學品質跟著提昇呢? 對於在教育界服務的我,想提出自己的見解。

筆者對於「博士」,除了寄予肯定之外,更賦予深遠的期待。博士,顧名思義就是學識淵博,且具有研究精神、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態度,對於一件學問,能夠往深層的本質去探究的知識份子。擁有了這樣「深入」的研究精神之後,更期待他們能夠做到「廣博」,而非僅停留在「單向學問」當中;亦即能以「橫向」的取代「縱向」的知識。

國小是通才教育,也是一種全面性、適應性、淺嘗輒止的教育,目的在培養學童多方面的興趣與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人文科學兼備的人才。在我的教育理念中,我希望孩子學會各類型的知識,讓他們多拓展各領域的興趣,而非一直往「單一智識」鑽研。

「廣」指的是廣泛,他可以初略瞭解文學、邏輯、藝術、文化、社會、經濟、科學是什麼,去瞭解每一種知識的第一層原理; 而教師必須具備「廣博能力」,才能啟發學童在各方面的興趣。

而「深」則待學生到大學、研究所的學術殿堂中再持續探究,培養專長。尤其這年來,我們大力鼓吹「多元智慧」,其最終的價值就在於尋找每位孩子不同的潛能,點燃亮點,發光發熱,讓他們在未來的某一時間點爆發出專業與專長。

博士做教師,更要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化為行動力量,在課堂中實踐,並且不斷修正教學理論。理論是呆板枯橾的,但學生是有靈性的; 教師更要有能力去結合理論與實務經驗,開發教材,設計課程,引領孩子學習。他們更要帶著學生落實「做學問」的態度,比方帶科展、網博等菁英計劃。

如此一來,才能讓「大師之風」在校園當中「山高水長」,讓學生以他們為典範時,可以「仰之彌高」,讓學生跟隨他們做研究時,可以「鑽之彌堅」,這才是「博士教師」在校園中所引領的學術地位與崇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