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看西醫 可輔中醫針灸藥物

蔡惠玲 2013/11/13 14:36 點閱 3913 次
腦中風患者接受西醫治療包含復健,再輔助中醫針灸藥物,使復原更好。(Photo by 蔡惠玲/台灣醒報)
腦中風患者接受西醫治療包含復健,再輔助中醫針灸藥物,使復原更好。(Photo by 蔡惠玲/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蔡惠玲台中報導】中西醫合作治療腦中風效果更佳,「患者接受西醫治療與復健後,再輔助中醫針灸藥物,使復原更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針灸科張恆偉醫師表示,為降低中風風險,心臟、改善血管品質,常用的穴道是「內關穴」,臨床上常用中藥是「血循方」、「補氣驅風散」。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中醫科醫師邱慧芳也建議,腦中風患者通常脫離危險期後進入復健過程,西醫治療輔以接受中醫,復原效果較佳。

「門診中曾有一位70歲婦人,突然發生左側無力及視力模糊,送醫後經診斷為缺血性中風併發皮質性失明,住院治療後除定期回診,搭配針灸、中藥治療,患者視力逐漸進步。」張恆偉表示,腦中風是指突然的腦出血或腦缺血,導致腦內局部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受傷,引發身體某些部分暫時或永久失去功能,如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嘴歪、眼斜、步伐不穩及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時醫治,將可能造成意識混迷甚至死亡。

「中西醫合作治療腦中風,患者接受西醫治療包含復健,再輔助中醫針灸藥物,使復原更好。」張恆偉指出,在健保署「腦血管疾病之西醫住院病患中醫輔助醫療試辦計畫」的支持下,患者配合針灸及中藥僅需部分負擔。但有蜂窩性組織炎或正在發燒的患者不適合針灸,通常需要以三個月為一個療程。

治療腦中風,應用哪個穴道及中藥?張恆偉指出,為降低中風風險,心臟、改善血管品質,常用的穴道是「內關穴」,此穴道在國外臨床試驗中常被用來降低血壓、預防心房佔顫動復發、降低血管硬化程度。臨床上常用中藥是「血循方」,可維持心臟的穩定度及改善血管品質;另外,針對中風後身體虛弱、意識不清的患者,常用「補氣驅風散」補氣。

邱慧芳表示,腦中風患者通常脫離危險期後進入復健過程,西醫治療進入復健期後,同時接受中醫治療較佳。中醫治療包括針灸及藥物,針對頭部及四肢穴位針灸,中風患者若傷到語言區、運動區等,會針對語言區、運動區、感覺區等穴位治療,約一周針灸3次。藥物部分主要是給予活血通絡的中藥,並視個人情況給予藥物協助補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