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是未爆彈? 農委會加強抽檢

杜胤廣 2013/11/06 21:35 點閱 3115 次
立委許忠信召開記者會,呼籲農產品勿成為食安未爆彈。 (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立委許忠信召開記者會,呼籲農產品勿成為食安未爆彈。 (photo by 杜胤廣/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油品檢驗連環出包,農產品也令人不安。立委許忠信6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除了油品問題以外,包裝米用廉價米混充,蔬果產品也殘留過量農藥,已快成為食安的未爆彈,每年支出大筆預算,農委會的食品把關問題實在令人憂心。農糧署表示,未來會針對包裝米的碾米、加工、進口等生產配銷面進行抽查,而農產品的農藥檢驗也會加強複檢。

有關包裝米的抽檢調查,許忠信表示,農糧署在8月抽驗市面上的包裝米,不良廠商用廉價米混充台灣米的比例高達18.9%,對於業者最高僅處20萬元的罰鍰。雖然糧食管理法正在上修罰鍰至300萬元,但需長時間的審理,且相較廠商的不法所得,其罰鍰也只是九牛一毛,呼籲農糧署應加強市售包裝米的檢驗,並對包裝米的生產源頭、分裝加工至通路管理都應加強管制。

再者,蔬果農產品也被調查出農藥使用過量的情形,根據農業統計年報顯示,101年的農藥使用量,較100年增加了13.84%,每年花費在農藥的平均費用更高達67億多。

「農糧署針對農藥檢測上應更積極,除了鼓勵農民少用農藥外,更應該加強農產品的檢測,不然民眾永遠被食品把關所蒙蔽,吃下多少農藥都不知道。」許忠信表示,農糧署於95至101年間持續針對農作物進行農藥檢測,7年間蔬菜殘留農藥不合格率達4.53%,水果部合格率更高達10.4%,且後續追蹤採樣之下,不合格比例仍偏高,台灣民眾可能永遠都活在毒害之下,不得安心。

農糧署副署長陳健斌回應表示,包裝米每年都會抽查,今年分別以「品質」與「標示」作抽查,共抽查了4000多件,875件不合格,佔總抽查數15%,在比例上算處於正常範圍,未來也將持續進行複檢,今年就開出了20多張罰款,檢驗執行上,未來將針對包裝米的生產過程進行抽查,從碾米廠、加工廠、進口商等生產配銷面進行追蹤。

對於蔬果農產品農藥檢驗問題,農委會農業資材組長翁震炘則表示,國內蔬果農產品一年都會抽查2000多件,100年有7、8件違規,裁罰了278萬,且違規就馬上開罰勒令下架,並公告於農糧署網站上,目前現階段僅能以罰則來進行控管,未來也會增加複檢方式來執行農產品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