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巴赫氏菌 幫蚊子對抗登革熱

李昀澔 2013/11/06 20:43 點閱 4646 次
澳洲昆士蘭大學團隊在越南開啟「消滅登革熱」的研究計畫。(photo by USDAgov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澳洲昆士蘭大學團隊在越南開啟「消滅登革熱」的研究計畫。(photo by USDAgov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我們不再把蚊子打死了,我們讓牠們叮!」一名越南漁民接受《美聯社》訪問時開心地表示,「沃巴赫氏菌簡直像醫生一樣,為我們抵擋登革熱。」在越南一個約有3500人居住的小島上,來自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團隊,挨家挨戶地釋放了一種體內帶有沃巴赫氏菌的埃及斑蚊,希望能遏止影響當地居民健康甚劇的登革熱。

登革熱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常見的流行病,全球每年有3億9千萬人感染;免疫力較弱者受到帶有登革熱病毒的埃及斑蚊叮咬,可能產生四肢關節劇痛、發燒頭疼等症狀;登革熱目前缺乏有效疫苗,藥物也僅能緩解症狀,病人只能靠休息、喝水自然痊癒。過去登革熱多在亞洲肆虐,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近年來部分歐洲地區也開始流行登革熱。

以沃巴赫氏菌對抗登革熱病毒的概念,源自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史考特歐尼爾。歐尼爾研究沃巴赫氏菌多年,這種細菌對人類無害,自然界中存在於昆蟲體內,約有70%的野生昆蟲都帶有沃巴赫氏菌,埃及斑蚊則是少數沒有沃巴赫氏菌的蚊子之一。

歐尼爾在2008年時發現,體內帶有沃巴赫氏菌的埃及斑蚊,居然對登革熱病毒「免疫」;研究人員將沃巴赫氏菌注入埃及斑蚊的卵中,產下帶有沃巴赫氏菌的幼蚊,這些「變種蚊」繁殖時,會將沃巴赫氏菌繼續傳給下一代,「登革熱病毒無法在帶有沃巴赫氏菌的埃及斑蚊體內繁殖。」歐尼爾日前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時指出,一旦蚊子體內沒有病毒,就算叮咬人類,也不會散播登革熱。

更有甚者,研究人員在培養變種蚊的過程中,發現其壽命較野生埃及斑蚊來得短,因而由此萌生防治登革熱的靈感。歐尼爾團隊於2011年初,開始在昆士蘭郊區釋放帶有沃巴赫氏菌的變種蚊,2個月內放出超過7萬隻蚊子,而時至今日,研究人員「放生」變種蚊的區域,有將近95%的埃及斑蚊體內都有沃巴赫氏菌,顯示變種蚊與野生蚊交配後,將沃巴赫氏菌帶進了當地埃及斑蚊的族群。

歐尼爾團隊最新的計畫,就是與越南國家衛生及流行病中心合作,在登革熱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施行他們的變種埃及斑蚊征服計畫。如果最後發現那座越南小島上的埃及斑蚊族群,也被帶有沃巴赫氏菌、當地居民暱稱為「德古拉醫師」的變種蚊「種族同化」成功,那人類克服登革熱的日子,或許就不遠了。